每到開學季或畢業季,商家們就按捺不住一顆“搞事”的心,發起各類打折活動,千方百計地吸引學生們貢獻出自己的錢包。無論是生活品牌還是科技公司,紛紛針對學生推出專屬優惠,開啟自己的“搶錢”大計。
即便高貴冷艷如蘋果,也為學生提供專屬折扣,學生最多可以節省 200 美元
有調查稱全球大學生總數達到1. 8 億,僅在美國的 2000 多萬大學生就擁有 5230 億美元的消費能力。據QQ廣告和凱度聯合發布的《Z世代消費力白皮書》統計,到 2020 年,Z世代將占據整體消費力的40%,成為消費的主力軍。并且Z世代的消費不再一味的追求價格低廉,而更加追求消費的“悅己”,更加尋求消費“滿足度”。
Youtube的學生方案強調暢銷無干擾,通過提升服務質量吸引年輕群體注意力
對沉悶無生氣的媒體而言,擁有消費能力和追求高質量閱讀體驗的年輕一代無疑是訂閱市場的活水源泉。那么,媒體究竟該如何出招抓住年輕讀者的心呢?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拆解國外優質媒體訂閱招式,看他們如何為自己的讀者群注入年輕力量。
蓄力:價格優勢搶占高地
教育費率得人心
德勤發現,大學生有 10 年的消費者生命周期偏好,60%的千禧一代消費者表示,他們“經常”或“總是”忠于他們目前購買的品牌。要想搶奪未來市場先機,就要先抓住這一代年輕的學生們。在校學生沒有穩定的收入,想要長期為訂閱付費也是有心無力。為此,媒體貼心地為在校大學生推出了優惠的教育訂閱價格。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媒體允許美國大學生憑借有效的學校電子郵箱地址來換取半價或者更低折扣的訂閱費率,同時享有和全價訂閱用戶同等的權利——多設備多端口閱讀無限文章和報道。
《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學生訂閱界面
《泰晤士報》則更上一層樓——英國大學生可以用訂閱價格的10%同時訂閱《泰晤士報》和《星期日泰晤士報》,在與正價訂閱享有同等閱讀權利的同時,還會得到由《泰晤士報》每周贈送的電影票和餐廳打折券,以及參加《泰晤士報》組織的訂閱者活動等,提供優質內容還不忘為學生送去無微不至的關懷,狂擼一波學生好感。